根據經驗分析醫院建筑消防設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探討大型醫院建筑消防設計的要點。在城市的大型醫院,因其規模較大、功能多樣、流線復雜、人員密集等,對建筑工程的消防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物必須安裝相關消防設施和消防裝置,以便在火災發生后能盡快控制火災,大可能地保障人們生命及財產安全。
醫療建筑消防設計大致來說分為兩部分:
主體結構:醫療建筑、重要公共建筑水電消防栓的設計
消防栓的設計中,室內消防栓應確保同一平面內設置消防水槍2支,充實水柱2股,且能夠確保水可達到室內任何位置的要求,對于休息平臺、樓梯間等區域則可與其視為同一層平面。不過,對于低于24米建筑高度的建筑物體積低于5000立方米的多層倉庫,則可設計配置1支水槍,充實水柱能達到室內任何位置
醫院建筑消防設計要點:
一些建 筑的消防設施出現設計缺陷的根本原因,在于許多消防設計者未能透徹理解國家消防設計標準和規范,設計過程中憑著自己的一知半解,進行消防設計。
消防設施的設置和布局, 我國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其有明確要求。設計醫院建筑消防功能時,應在設計民用建筑防火的前提下,重點關注和掌握醫院建筑消防設施配置及設計的相關規范條文。
01.總圖消防設計要點總消防圖
關于總圖消防設計,規范中對醫院建筑的長度、建筑物之間消防間距、制氧機房的消防間距、氧氣儲罐、液氧儲罐的消防間距、室外停車場與建筑的消防間距、消防道路轉彎半徑、直升飛機停機坪等都有明確規定。
大型醫院建筑
對于沿街長度超過150米或周長超過220米的醫院建筑,消防設施設計標準要求,必須設置能夠通往室外的消防通道,且消防通道應穿過該建筑物,以便于首層樓梯間能直接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區域,如果確有困難,可以環形消防車道來彌補,但環形消防車道應同不同方向的城市道路相連。
消防間距
建筑物間消防間距的設計,應依據規范標準進行。規范設計標準要求,建筑物耐火極限為1級、2級的多層建筑物間的防火間距應不低于6米,此耐火等級條件下的高層建筑與多層建筑間的防火間距應不低于9米,高層建筑間的防火間距應超過13米。此處的建筑物面均是平屋面,若屋面含有女兒墻,則計算建筑物高度時應包括室外設計地面和屋面面層兩種高度。
制氧機房
設計消費用制氧機房時,應依據規范標準要求進行設計,規范標準為:制氧機房同耐火等級為1級、2級的周圍民用建筑間的間距應超過25米,與同級耐火等級的重 要公共建筑間的間距應超過50米。
醫用氣體
氧氣儲罐間間距應以其相鄰較大罐半徑為基準,且應不小于其半徑。氧氣罐同可燃氣體罐間的距離則不應低于相鄰較大罐的直徑。液氧儲罐的周圍5米范圍內禁止設置瀝青路面和可燃物,醫用液氧儲灌同醫療衛生機構之外建筑物的防火間距必須符合相關規定。液氧儲罐同其泵房間距應超過3米。
停車場
消防設施設計規范要求規定,室外停 車場的泊位同建筑物間的間距不應低于6米,而在許多具體設計中,常將停車泊位布置在建筑物旁或緊鄰建筑物,存在極大的消防安全隱患。
消防通道
依據消防車配備標準,要求消防道路轉彎半徑不能低于9米,發達地區的消防通道轉彎半徑不應低于12米,消防通道中穿過建筑物部分高度通常為4米,但建議設計為5.1米以上。
屋頂停機坪
規范設計要求直升機停機坪的設置應滿足下列要求:建筑高度超過100米的公共建筑,且其標準層建筑面積超過2000平方時,應在屋頂設置供直升機救助使用的設施或停機坪,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則不宜設置直升機停機坪。
消撲救面寬度
對于消防撲救面寬度的設計,應在確保建筑間消防間距的同時,將其控制為15米之外,消防車道、建筑物間禁止設置空管線及樹木等障礙物,以免妨礙消防車的操作。